古代文学《诗经》十五国风地域考略
古代文学《诗经》十五国风地域考略
摘要:《诗经·国风》为反映当时周代社会各诸侯国人民风俗、生活特色的诗作。《国风》共十五地,由于年代久远,许多地名地域湮没不清,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研究与对比,对《国风》所涉及地域的大致范围做一考证。
关键词:诗经 国风 地域
一、《国风》概述
《国风》为《诗经》重要组成部分,多为周时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。宋·朱熹曾说:“风者,里巷歌谣之诗也”。清·牟庭所著《诗切》云:“风者,人民之风谣,观其诗,知其俗之习尚与其人之风操,故曰风”。《国风》共160篇,分周南、召南、邶风、鄘风、卫风、王风、郑风、齐风、魏风、唐风、秦风、陈风、桧风、曹风、豳风十五国风。其中周南、召南、豳均为地名,“王”指东周王畿洛阳,其余均为诸侯国名。国风比较直接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、政治、经济生活,艺术风格纯朴自然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有的表达了挚热而纯真的爱情;有的表达了对征人的思念;有的则直接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行为,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讽戒作用,在现在看来亦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。《毛诗序》曰:“风者,讽也,教也。风以动之,教以化之”;“上以风化下,下以风刺上”;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之”。
关于《国风》的结集,汉朝部分学者认为当时周朝曾有采诗制度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:“孟春之日,群居者将散,行人振木铎循于路,以采诗,献之太师,以其音律,以之闻于天子,故曰:‘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事’”。刘歆《与扬雄书》:“诏问三代,周、秦轩车使者,遒人使者,以岁八月巡路,求代语、童谣、歌戏”。然周代首开分封之制,所封诸侯之数远过十五【1】,为何至今传世之作止十五国风?由于资料有限,学术界对采诗之制是否确切存在尚有争鸣【2】,故在此暂且存疑,俟日后有新的资料发现后再行论证。
二、十五国风地名考
(一)周南、召南:
周南为周时南国民歌,南国泛指洛阳以南直至江汉一带的地区。《诗切》:“周之畿内有周、召焉,周南之诗言河洲、江汉、汝坟。召南之诗言江汜、江渚、江沱,皆东周之地望也。东周在《禹贡》豫州太华外方之间,北得河阳,南望江汉”。《禹贡》为《尚书·夏书》篇名,大约成书于周、秦之际。当中把当时中国划为九州,保存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地理资料。豫州,古九州之一,《尔雅·释地》:“河南曰豫州”,疏曰:“河南其气著密,厥性安舒,故曰豫。豫,疏也”。太华,即西岳华山,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河南曰豫州,其山曰华”。在陕西渭南县东南,因其西有少华山,故又称太华山。外方,中岳嵩山,《禹贡》谓之外方。河阳, 县名,春秋晋地,汉时置县河内郡,故地在今河南省孟县。江汉,长江、汉水。因此周地当在河南省境内华山与嵩山之间,孟县以南,长江、汉水以北地区。
召,为周初召公奭之采邑,在岐山之南。召公,姓姬,名奭,武王灭商后,封召公于北燕(今北京),元子受实封,召公留在朝廷辅佐年幼的成王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记:“其在成王时,召王为三公:自陕(今河南陕县)以西,召公主之;自陕以东,周公主之”,从此旧说,故召地方应在含今陕南、豫西、鄂西北以西之周王化所覆地区。
关于“二南”的“南”究竟为何意义,历来众说纷纭,总结起来,大致可分为五种观点:(1)南化说,见于《毛诗·关雎序》:“南,言化自北而南也。”但清·崔述在《读风偶记》中驳斥道:“江、沱、汝、汉皆在周岐之东,当云自西而东,岂得自北而南乎?”(2)南土说,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:“窃谓南者,周以南之地也。”(3)诗体说,梁启超《释四诗名义》:“《诗·鼓钟篇》‘以雅以南’,‘南’与‘雅’对举,雅既为诗之一体,‘南’自然也是诗之一体。”(4)南国说,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南,南方诸侯国也。”(5)南乐说。本文认为,较为合理的应该为“南方”、“南国”之说。周族崛起时,其西北和北方有戎狄的阻挡,东部是强大的殷商政权,因此只能向南方的广阔地区发展。“(文王)又扩充势力到长江、汉水、汝水三个流域,教化那里的蛮夷,称为江汉汝坟之国,也称南国,也称为周南、召南。”【3】周、召两地诗中提及的许多地名如《关雎》: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”中“河”在先秦时专指黄河,《汉广》:“汉之广矣”中“汉”指汉水。“江之永亦”中“江”指长江,《汝坟》:“遵彼汝坟”中“汝”指汝水。又如《周南·汉广》、《召南·江有汜》诸篇,从中可以窥见南方水乡的自然环境、民俗风情,可以说是产生于楚境无疑。故“二南”之地限于当时周王朝的`南方,江汉流域之内。
(二)邶、鄘、卫
邶、鄘、卫,皆古诸侯国名。《邶风》19篇、《鄘风》10篇、《卫风》10篇说的都是卫地之事,故季札观乐,即把邶、鄘、卫放在一起评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周既灭殷,分其畿内为三国,《诗风》邶、鄘、卫是也”。武王将商都殷地以北地封给纣王之子武庚,谓之邶;殷地以南地封给管叔,谓之鄘;殷地以东地封给蔡叔,谓之卫,以监督管理殷地的人民,谓之“三监”。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崩,成王即位。成王年幼,三监尽叛,周公东征,灭三监,将其地封给康叔【4】,号曰孟侯,以夹辅周王室,尽迁邶、鄘之民于雒邑,因此邶、鄘、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。《诗切》:“邶、鄘、卫者,卫之兼名也……邶、鄘接殷之故邑。在河淇之间”。河,即黄河;淇,淇水,《邶风·泉水》:“毖彼泉水,亦流于淇”,在今河南省北部,源出淇山,自西北向东南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。淇山在河南省林县东南,辉县西北之界,为太行山脉。商都殷地旧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,由此可知,邶、鄘、卫三地应在太行山以东,淇水之南,黄河以西北、以安阳小屯村为中心的范围之内。
(三)王风
《王风》为周王室东迁之后京畿地区,含东周国都雒邑(今河南省洛阳市)及周王直辖地区的民歌。东周京畿地区方六百里【5】,约今河南省黄河以南,洛水、伊水下游,贾鲁河上游及黄河以北的济源、孟县、温县、焦作、沁阳、武陟、修武、博爱、获嘉一带。《诗切》:“王风者,西周之诗作于东迁之后者也”。周幽王时,宠爱褒姒,生伯服,废申后及太子宜臼。宜臼逃往申国,申侯大怒,联合犬戎攻周,弑幽王于岐山之下。晋文侯、郑武公迎宜臼于申,立为周平王,将都城由镐京迁至洛邑。东迁之后,周室衰弱,与诸侯国无异,故其地之诗称《风》而不称《雅》,但其王号未失,故称“王”而不称“周”。《王风·黍离》即是东周朝臣凭吊西周废都镐京所作。
(四)郑
郑,古诸侯国名,后为韩所灭。本在西周京畿内地(今陕西省华县境内),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郑国,今河南之新郑,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。及成皋、荥阳、颖川之崇高、阳城,皆郑分也”。周宣王封季弟友于此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郑桓公友者,周厉王少子而周宣王庶弟也。宣王立二十二年,友初封于郑”。公元前七七一年,犬戎弑周幽王于骊山,并杀桓公,次年桓公之子武公随周平王迁于东都畿内,地近虢、桧【6】,后灭虢、桧,建立郑国,都于新郑(今河南省新郑市)。《郑风·大叔于田》记载郑武公之子、郑庄公同母之弟共叔段出猎之景,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记载庄公母姜氏向庄公要求将制地封给共叔段做采邑,庄公说:“制,严邑也,虢叔死焉”,据此可知《郑风》应成于虢、桧之灭后,因此《郑风》之郑国应为东郑,即今河南省新郑市及其周边地区。
(五)齐
齐,古诸侯国名,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“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,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”。尚父,即吕尚,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“太公望吕尚者,东海上人。其先祖尝为四岳,佐禹平水土甚有功。虞夏之际封於吕,或封於申,姓姜氏。夏商之时,申、吕或封枝庶子孙,或为庶人,尚其後苗裔也。本姓姜氏,从其封姓,故曰吕尚”。是为齐太公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齐地,虚、危之分野也。东有甾川、东莱、琅邪、高密、胶东,南有泰山、城阳,北有千乘,清河以南,勃海之高乐、高城、重合、阳信,西有济南、平原,皆齐分也”。《诗切》:“齐在青州,岱山之阴,淄潍之野”。青州,故九州之一,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海岱惟青州”,唐·颜师古传曰:“东北据海,西南距岱。岱即泰山也”,海指渤海。淄,水名,源出今山东省莱芜县,东北流经临淄东,北上小清河出海。潍,水名,源出今山东省五莲县西南箕屋山,东北流经诸城,又北流汇汶水,过昌邑入海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记晋侯伐齐,东侵及潍及沂。即此水。故齐应位于渤海之滨,泰山之北,清河以南地区。
(六)魏、唐
魏,古诸侯国名,姬姓,后为晋献公攻灭,以其地封毕万【7】。《诗切》:“魏在禹贡冀州,雷首之北,析城之西,南枕河曲,北涉汾水”。冀州,包括今山西全境,河北西北部,河南北部,辽宁西部。雷首,山名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,西起雷首山,东至吴坂,绵延数百里。析城,山名。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,山峰四面如城,高大险峻,上平坦,因此得名。河曲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两蒲州。《春秋·文十二年》:“晋人秦人战于河曲”,即此地。汾水,黄河支流。源出今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,南流至曲沃县西折在河津县入黄河,《诗经·汾沮洳》:“彼汾一方,言其采桑”,即此水。故魏地当在以今山西运城为中心的山西、河南、陕西交界地区。
唐为晋之前身,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,《史记·晋世家》记载:“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‘以此封若。’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。成王曰:‘吾与之戏耳。’史佚曰:‘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’于是遂封叔虞於唐。唐在河、汾之东,方百里,故曰唐叔虞。姓姬氏,字子于。”今山西翼城县西有古唐城遗址,《诗切》:“唐在冀州太行恒山之西,太原太岳之野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 河东土地平易,有盐铁之饶,本唐尧所居,《诗·风》唐、魏之国也”。河东,黄河以东,故唐地当在黄河、汾水以东,太行山以西,今山西翼城附近。
(七)秦
秦,古诸侯国名,其祖先女修相传为颛顼的后代,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,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,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国家。秦地本在陇西(今甘肃省东南一带),周东迁时得岐雍、丰镐之地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平王封襄公为诸侯,赐之岐以西之地。曰:‘戎无道,侵夺我岐、丰之地,秦能攻逐戎,即有其地’”。岐,有岐山与岐山县之别,岐山在今陕西省西部、岐山县之东北,岐山县在秦汉时为雍县,隋开皇十六年改为岐山县,故周时“岐”当为岐山。岐山状如柱,故又称天柱山。丰,地名,西周文王灭崇,自岐迁都于此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”。地在今陕西省户县西,故秦应在今甘肃省东南及陕西省岐山以西一带。
(八)陈
陈,古诸侯国名,周武王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,《史记·陈杞世家》:“至于周武王克殷纣,乃复求舜後,得妫满,封之於陈,以奉帝舜祀,是为胡公”。武王还将自己的女儿大姬嫁给妫满,大姬喜好祭祀占卜,因此陈地盛行巫鬼之风【8】。公元前479年为楚国所灭。《诗切》:“陈在禹贡豫州之东,其地广平,无名山大泽,西望外方,东不及明豬,最居诸夏之南,南接吴楚之地”。明豬,即明都,古泽名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道荷泽,被明都”,即此地。此泽久已湮没,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。由此推知,陈应为当时中原诸国地理位置最为靠南的一个,确切位置在嵩山与商丘之间的广阔平原之上,今河南省淮阳市及安徽省亳县一带,与今安徽省、江苏省接壤。
(九)桧
桧,古诸侯国名,即前文为郑所灭之桧国也。传为祝融之后,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记桧地近雒之东土,河济之南。雒,即洛阳古名,在今河南省西北部,地近山西。河,即黄河。济,济水,出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,现下游被黄河所夺,惟河北发源处尚存【9】。《诗切》:“桧国在禹贡豫州,外方之北,荥波之南,居溱洧之间,即郑所都也”。外方,即嵩山。荥,古泽名,即荥泽,汉平帝后渐渐淤为平地。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内。溱,即溱水,源出今河南省密县东北,东南汇洧河。洧,洧河,发源于今河南省登封市东阳城山,东流至新郑市,汇溱水为双洎河,入于贾鲁河。《左传·襄元年》:“晋韩厥、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,入其郛,败其徒兵于洧上”,即此水。故桧国旧址应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以南,嵩山之东北,西望洛阳,东北临郑州市,西北临新郑市,密县周围地区。今密县东北尚有桧城,当是昔日桧国都城。
(十)曹
曹,古诸侯国名。武王克商,封其弟叔振铎于曹,后为宋所灭,故地在今山东省荷泽、定陶、曹县一带。《诗切》:“曹国在禹贡兖州陶邱之北,雷夏、荷泽之野,鲁之西,卫之东,小国也”。兖州,即今山东省黄河以东部。陶邱:古地名,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。雷夏,古泽名,亦称雷泽,《汉书·地理志》谓其在济阴城阳县西北,今山东省定陶县地。鲁,古诸侯国名,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此,在今山东省泰山以南的汶、泗、沂、沐水流域,曲阜市周围。故曹地旧址应在今黄河山东段以南,商丘市以北,曲阜以西,河南省安阳市以东,荷泽、定陶、曹县、成武等地范围之内。
(十一)豳
豳,古地名,殷商时公刘迁于此,(《大雅·公刘》:“笃公刘,于豳斯馆”。)豳是周王朝的发祥地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子公刘立。公刘虽在戎狄之间,复修后稷之业,务耕种,行地宜,自漆、沮度渭,取材用,行者有资,居者有畜积,民赖其庆。百姓怀之,多徙而保归焉。周道之兴自此始,故诗人歌乐思其德。公刘卒,子庆节立,国於豳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·右扶风》:“栒邑,有豳乡,《诗》豳国,公刘所都”。栒邑,即今旬邑县。《诗切》记豳为“郇伯国中之邑也”,然此处之“郇”非栒邑,乃是另一古国名,为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的封地,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后“郇”字作“荀”,唐·颜师古:“此‘栒’读与‘荀’同,自别邑耳”【10】。因此豳国故地应在栒邑,即今旬邑、彬县一带,陕西、甘肃交界处。
三、结语
由以上考证可知,《诗经·国风》中所涉及地区,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,向南扩展至江汉流域。包括今天的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湖北、安徽、山东等地,亦可见周王朝势力的逐渐东扩【11】。其诗歌内容生动地表现出了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,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,是“将文化按地域类分的先声”。【12】
四、注释
【1】.《左传》载成鱄之言曰:“武王克商,光有天下,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,姬姓之国者四十人”。《荀子》儒效曰:“周公兼制天下,立七十一国,姬姓独居者五十三人”。
【2】.后世学者亦有否定“采诗”之说者,如清·崔述《读风偶识》卷二《通论十三国风》:“旧说‘周太史掌采列国之风,今自邶、鄘以下十二国风,皆周太师循行所采也’余按:克商以后,下逮陈灵近五百年,何以前三百年所采殊少,后二百年所采甚多?周之诸侯千八百国,何以独此九国有风可采,而其余皆无之?……且十二国风中,东迁以后之诗居其大半,而《春秋》之策,王人至鲁虽微贱无不书者,何以绝不见有采风之使?乃至《左传》之广搜博采而亦无之,则此言出于后人臆度无疑也”。
【3】.见范文澜《中国通史简编》修订本第一编,人民出版社,1964年8月第4版,130—131页。
【4】.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成王少,周初定天下,周公恐诸侯畔周,公乃摄行政当国。管叔、蔡叔群弟疑周公,与武庚作乱,畔周。周公奉成王命,伐诛武庚、管叔,放蔡叔。以微子开代殷後,国於宋。颇收殷馀民,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”。
【5】.唐·颜师古传《汉书》云:“宗周,镐京也,方八百里,八八六十四,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。雒邑,成周也,方六百里,六六三十六,为方六百里者三十六”。
【6】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於是桓公问太史伯曰:‘王室多故,予安逃死乎?’太史伯对曰:‘独雒之东土,河济之南可居。’公曰:‘何以?’对曰:‘地近虢、郐,虢、郐之君贪而好利,百姓不附。今公为司徒,民皆爱公,公诚请居之,虢、郐之君见公方用事,轻分公地。公诚居之,虢、郐之民皆公之民也。’公曰:‘吾欲南之江上,何如?’对曰:‘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,其功大矣,而其於周未有兴者,楚其後也。周衰,楚必兴。兴,非郑之利也。’公曰:‘吾欲居西方,何如?’对曰:‘其民贪而好利,难久居。’公曰:‘周衰,何国兴者?’对曰:‘齐、秦、晋、楚乎?夫齐,姜姓,伯夷之後也,伯夷佐尧典礼。秦,嬴姓,伯翳之後也,伯翳佐舜怀柔百物。及楚之先,皆尝有功於天下。而周武王克纣後,成王封叔虞于唐,其地阻险,以此有德与周衰并,亦必兴矣。’桓公曰:‘善。’於是卒言王,东徙其民雒东,而虢、郐果献十邑,竟国之”。
【7】.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献公之十六年,赵夙为御,毕万为右,以伐霍、耿、魏,灭之。以耿封赵夙,以魏封毕万,为大夫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河东郡河北县,《诗》魏国,晋献公灭之,以封大夫毕万,曾孙绛徙安邑也。”
【8】.“妻以元女大姬。妇人尊贵,好祭祀,用史巫,故其俗巫鬼”。见《汉书·地理志》第八下,中华书局,1975年4月第3版,1653页。
分页标题#e#
【9】.见郦道元《水经注·水七·济水》。巴蜀书社,1985年9月第1版,162—163页。
【10】. 见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。中华书局,1975年4月第3版,1548页注释7。
【11】.钱穆《国史大纲》:“大概周人势力,逐步东侵,分为两线,由丰、镐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流,渐及淮域,此文王已开其基。由丰、镐向东北,经营河、洛,及于殷商,则为武王之新猷。周初封建,即为此两线展扩之初步成绩也”。
【12】.见刘冬颖《<诗经>“变风变雅”考论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5年10月第1版,第153页。
五、参考文献
1.程俊英.《诗经译注》【M】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5年2月,第1版。
2.《诗经》【M】. 广州:广州出版社,2001年6月,第1版。
3.杜预.《春秋左传集解》【M】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77年8月,第1版。
4. 班固.《汉书》【M】.北京:中华书局,1975年4月,第3版。
5.孙星衍.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【M】.北京:中华书局,1986年12月,第1版。
6. 司马迁.《史记》【M】.北京:中华书局,1959年9月,第1版。
7. 钱穆.《国史大纲》【M】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5年6月,第7版
8. 袁行霈.《中国文学史》【M】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9年8月,第1版。
9. 孙云.《〈诗经〉与周代社会研究》【M】.北京:中华书局,1979年12月,第1版。
10. 元江.《〈风〉类诗新解》【M】.长沙:湖南人民出版社,2006年5月,第1版。
11. 牟庭.《诗切》【M】.济南:齐鲁书社,1983年9月,第1版。
12. 郭沫若.《中国史稿地图册》【M】.上海:地图出版社,1985年1月,第3版。
13. 刘冬颖.《<诗经>“变风变雅”考论》【M】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5年10月第1版。
14.郦道元.《水经注》【M】.成都:巴蜀书社,1985年9月,第1版。
15.袁梅.《诗经译注》【M】.济南:齐鲁书社,1980年12月,第1版。
16.朱熹.《诗集传》【M】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年2月,新1版。
17.方玉润.《诗经原始》【M】.北京:中华书局,1986年2月,第1版。
18.范文澜.《中国通史简编》【M】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64年8月,第4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