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言字的成语 (696个)
-
681
至言去言
- 成语拼音:
- zhì yán qù yán
- 成语解释:
- 至言:至理明言。至理明言,不以平常的语言表达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至言去言,至为去为,齐知之所知,则浅矣。”
-
682
造言生事
- 成语拼音:
- zào yán shēng shì
- 成语解释:
-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好事者为之也。”宋·朱熹集注:“好事,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。”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只消说他造言生事,顶名告他一状,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。”
-
683
直言无讳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wú huì
- 成语解释:
- 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二》:“晏子相景公,其论人也,见贤而进士,不同君所欲;见不善而废之,不辟君所爱;行已而无私,直言而无讳。”
-
684
直言勿讳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wù huì
- 成语解释:
- 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同“直言无讳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张廷玉《明史 弋谦传》:“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,于国家利弊、政令未当者,直言勿讳。”
-
685
直言危行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wēi xíng
- 成语解释:
- 危:高耸的样子,引申为端正,正直。正直的言论和行为
- 成语出处:
- 唐·白居易《使百职修皇纲振》:“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,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。”
-
686
直言无隐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wú yǐn
- 成语解释:
- 直言无讳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回:“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,故敢直言无隐。”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三回:“年兄宜直言无隐,某亦有肺腑相通。”
-
687
直言正谏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直言极谏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寡人奉先君之宗庙,守社稷,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。”
-
688
正言直谏
- 成语拼音:
- zhèng yán zhí jiàn
- 成语解释:
- 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桓范《谏争》:“今正言直谏,则近死辱而远荣宠,人情何好焉,此乃欲忠于主耳!”
-
689
直言正论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zhèng lùn
- 成语解释:
- 正直公道的言论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:“王荆公始用事,公以直言正论折之,不能胜。”
-
690
直言正色
- 成语拼音:
- zhí yán zhèng sè
- 成语解释:
- 谓言语正直,仪容严肃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志·国渊传》:“每于公朝论议,常直言正色,退无私焉。”
-
691
仗义执言
- 成语拼音:
- zhàng yì zhí yán
- 成语解释:
- 仗义:主持正义;执言:说公道话。主持正义;说公道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4回:“若以文、武、宣、平之灵,仗义执言,国悔罪,王室之福。”
-
692
仗义直言
- 成语拼音:
- zhàng yì zhí yán
- 成语解释:
- 仗义:主持正义。指伸张正义,说公道话
- 成语出处:
- 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回》:“此人姓范名汝为,仗义直言,救民水火。”
-
693
自言自语
- 成语拼音:
- zì yán zì yǔ
- 成语解释:
- 言、语:说。自己跟自己说话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王晔《桃花女》第四折:“你这般鬼促促的,在这里自言自语,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?”
-
694
作言造语
- 成语拼音:
- zuò yán zào yǔ
- 成语解释:
- 谓编造虚诞的言辞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武,冠技术之冠,带死牛之胁,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
-
695
只字片言
- 成语拼音:
- zhī zì piàn yán
- 成语解释:
- 只:一个。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语
- 成语出处:
-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只字片言曾蒙激赏。”
-
696
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
- 成语拼音:
- zhì zú yǐ jù jiàn,yán zú yǐ shì fēi
- 成语解释:
- 智:智谋,指巧诈,诡辩;谏:规劝。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,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帝纣资辨捷疾,闻见甚敏,材力过人,手格猛兽,知足以距谏,言足以饰非;矜人臣以能,高天下以声,以为皆出己之下。”
* 言的成语,带言字的成语,包含言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