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字字的成语 (88个)

21

句栉

成语拼音:
jù zhì zì bǐ
成语解释:
犹言逐逐句仔细推敲。
成语出处:
清·仇兆鳌《序》:“求其归宿所在,又从而句栉比之,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。”
22

招牌

成语拼音:
jīn zì zhāo pái
成语解释:
旧时商店用金粉涂的招牌;也指商店资金雄厚;信誉卓著。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。也作“金牌匾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总算一帆风顺,文武全才的金招牌,还高高挂着。”
23

句斟

成语拼音:
jù zhēn zì zhuó
成语解释:
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,一一句地推敲琢磨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第一卷:“宋儒积一生精力,斟句酌,亦断非汉儒所及。”
24

目不识

成语拼音:
mù bù shí zì
成语解释:
指一个也不认得
成语出处:
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:“矧纳赀之例行,而目不识者可为郡邑博士。”
25

片文只

成语拼音:
piàn wén zhī zì
成语解释:
指少数的几句话语
成语出处: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争解元》:“孜孜以荐贤为急务,虽州里白丁,片文只求贡于有司者,莫不尽礼接之。”
26

片言一

成语拼音:
piàn yán yī zì
成语解释:
犹片言只。少量的文
成语出处:
唐 李邕《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》:“片言一,劝善惩恶,诱进后人,启明先觉。”
27

片言只

成语拼音:
piàn yán zhǐ zì
成语解释:
不多的几句话,极少的几个。指零碎的文材料。
成语出处:
晋 陆机《谢平原内史表》:“片言只,不关其间;事踪笔迹,皆可推校。”
28

涩句

成语拼音:
pì zì sè jù
成语解释:
冷僻的、词和晦涩的文句。
成语出处:
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诗文涩体》:“其《新唐书》好用僻涩句,以矜其博。”
29

片纸只

成语拼音:
piàn zhǐ zhī zì
成语解释:
指零碎的文材料;也指简短的书信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5卷:“得其片纸只者,重如拱璧。”
30

识文断

成语拼音:
shí wén duàn zì
成语解释:
知晓文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31

识文谈

成语拼音:
shí wén tán zì
成语解释:
见“识文断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薛苞认母》第二折:“孩儿也,你是个识文谈的人。”
32

梳文栉

成语拼音:
shū wén zhì zì
成语解释:
谓训释文
成语出处:
清·曾国藩《朱慎甫遗书序》:“袭为一种破碎之学,辨物析名,梳文栉,刺经典一二,解说或至数千万言,繁称杂引,游衍而不得所归。”
33

俗下文

成语拼音:
sú xià wén zì
成语解释:
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与冯宿论文书》:“时时应事作俗下文,下笔令人惭。”
34

三写易

成语拼音:
sān xiě yì zì
成语解释:
晋葛洪《抱朴子 遐览》:“故谚曰:‘书三写,鱼成鲁,虚成虎。’”后以“三写易”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故谚曰:‘书三写,鱼成鲁,虚成虎。’”
35

打开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dǎ kāi
成语解释:
比喻说话明白无隐,开门见山
成语出处:
宋·陆九渊《象山集·象山语录》:“孟子十打开更无隐遁,盖时不同也。”
36

街口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jiē kǒu
成语解释:
街头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当下去十街口,不问军官百姓,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渠。”
37

街头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jiē tóu
成语解释:
指纵横交叉;繁华热闹的街道。也指人世间;现实社会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村乐堂》:“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,更压着那十街头犯由榜,这公事不虚诳。”
38

路口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lù kǒu
成语解释:
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。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华盖集 北京通信》:“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,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,——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:站在十路口。”
39

路头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lù tóu
成语解释:
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回 :“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,恰好午时三刻,将王庆押到十路头,读罢犯由,如法凌迟处死。”
40

知书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zhī shū
成语解释:
谓有文化知识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* 字的成语,带字字的成语,包含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