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之字的成语 (1982个)
-
241
池鱼之殃
- 成语拼音:
- chí yú zhī yāng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
- 成语出处:
- 《剪灯新话 三山福地传》:“汝宜择地而居,否则恐预池鱼之殃。”
-
242
长夜之饮
- 成语拼音:
- cháng yè zhī yǐn
- 成语解释:
- 指通宵宴饮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
-
243
传之不朽
- 成语拼音:
- chuán zhī bù xiǔ
- 成语解释:
- 传:流传;不朽:永不磨灭。长远流传,永不磨灭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博他一个远乡异域的高名,传之不朽。”
-
244
处之绰然
- 成语拼音:
- chǔ zhī chuò rán
- 成语解释:
- 处:对待;绰然:宽裕舒缓的样子。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能显得从容坦然
- 成语出处:
- 宋·程颐《明道先生行状》:“人皆病于拘碍,而先生处之绰然。”
-
245
操之过蹙
- 成语拼音:
- cāo zhī guò cù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操之过急。指处理事情,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公羊传 庄公三十年》:“扞齐人伐山戎呴,此齐侯也,其称人何?贬。曷为贬?子司马子曰:‘盖以操之为已蹙矣!’”
-
246
操之过急
- 成语拼音:
- cāo zhī guò jí
- 成语解释:
- 操:做;过:过分 。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》:“匹马觭轮无的反者,操之急矣。”
-
247
操之过激
- 成语拼音:
- cāo zhī guò jī
- 成语解释:
- 指处事过于激烈。
- 成语出处:
- 文公直《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》:“鄂督瑞澄操之过激,捕杀民党无虚日。”
-
248
操之过切
- 成语拼音:
- cāo zhī guò qiè
- 成语解释:
- 指处事过于急切。
- 成语出处:
- 闻一多《论文艺的民主问题》:“我个人看来,目前的民主运动的确战斗性不够,也许有些老辈人认为操之过切,反而不好。”
-
249
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
- 成语拼音:
- chā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
- 成语解释:
-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礼记 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 《魏书 乐志》:“但气有盈虚,黍有巨细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”
-
250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
- 成语拼音:
- chā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
- 成语解释:
-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过犹不及”宋 朱熹集注:“夫过不及,均也。差之毫厘,缪以千里。”
-
251
藏之名山
- 成语拼音:
- cáng zhī míng shān
- 成语解释:
-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鱼豢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
-
252
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
- 成语拼音:
- cáng zh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
- 成语解释:
- 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”
-
253
处之泰然
- 成语拼音:
- chǔ zhī tài rán
- 成语解释:
-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!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”宋 朱熹注:“颜子之贫如此,而处之泰然,不以害其乐。”
-
254
嗤之以鼻
- 成语拼音:
- chī zhī yǐ bí
- 成语解释:
- 嗤:讥笑。用鼻子发出冷笑声;表示轻蔑;看不起。也作“以鼻嗤之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七回:“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,说于市,市人非之;请于巨绅贵族,更嗤之以鼻。”
-
255
持之有故
- 成语拼音:
- chí zhī yǒu gù
- 成语解释:
- 持:持论;立论;故:根据。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。
- 成语出处:
- 荀况《荀子 非十二子》:“纵情性,安恣睢,禽兽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-
256
持之有故,言之有理
- 成语拼音:
- chí zhī yǒu gù,yán zhī yǒu lǐ
- 成语解释:
- 持:持论,立论;故:根据。立论有根据,讲话有道理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纵情性,安恣睢,禽兽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-
257
持之以恒
- 成语拼音:
- chí zhī yǐ héng
- 成语解释:
- 持:保持;坚持;之:代词;指所要坚持的东西;恒:长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坚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楼钥《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》:“凡应天下之事,一切行之以诚,持之以久。”
-
258
处之怡然
- 成语拼音:
- chǔ zhī yí rán
- 成语解释:
- 处:处理;之:代词;怡然:安适愉快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至日,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,处之怡然。”
-
259
处之晏然
- 成语拼音:
- chǔ zhī yàn rán
- 成语解释:
- 晏然:平静的样子。指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
- 成语出处:
- 宋·秦观《圆通禅师行状》:“事虽交至错出,处之晏然。”
-
260
处之夷然
- 成语拼音:
- chǔ zhī yí rán
- 成语解释:
- 处:处理,对待;之:代词;夷然:坦然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王承传》:“承每遇艰险,处之夷然。”
* 之的成语,带之字的成语,包含之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