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B式 (1463个)

221

畸重畸轻

成语拼音:
jī zhòng jī qīng
成语解释:
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同“畸轻畸重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》:“丁与粮,无畸重畸轻之弊。”
222

绝子绝孙

成语拼音:
jué zǐ jué sūn
成语解释:
指断绝子孙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2回:“等他绝子绝孙之后,他祖宗的香烟都要断了,还充那一门孝子?”
223

可歌可泣

成语拼音:
kě gē kě qì
成语解释:
可:值得;歌:歌颂;赞扬;泣:流泪。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;并令人感动的流泪。
成语出处:
明 海瑞《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》:“追念及之,可歌可泣。”
224

刻肌刻骨

成语拼音:
kè jī kè gǔ
成语解释:
形容感受极深刻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曹植《上责躬诗表》:“刻肌刻骨,迫思罪戾,昼分而食,夜分而寝。”
225

可泣可歌

成语拼音:
kě qì kě gē
成语解释:
见“可歌可泣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170首:“见案上有见赐于书,哭似村诸绝,情文双至,可泣可歌。”
226

可有可无

成语拼音:
kě yǒu kě wú
成语解释:
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0回:“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,可有可无。”
227

旅进旅退

成语拼音:
lǚ jìn lǚ tuì
成语解释:
旅:共,同。与众人一起进退。形容跟着大家走,自己没有什么主张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 越语上》:“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。”
228

离心离德

成语拼音:
lí xīn lí dé
成语解释:
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其是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;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229

列祖列宗

成语拼音:
liè zǔ liè zōng
成语解释:
指历代祖先
成语出处:
鲁迅《热风 随感录三十九》:“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,理合不分首从,全踏在朝靴底下,以列祖列宗的成规。”
230

没轻没重

成语拼音:
méi qīng méi zhòng
成语解释:
指言语或动作鲁莽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9回:“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,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。”
231

没日没夜

成语拼音:
méi rì méi yè
成语解释:
犹言不分白天夜晚。
成语出处:
冰心《姑姑》:“我希望她遇见一位煞神般的婆婆,没日没夜的支使欺负她,才给我出这口气!”
232

弄鬼弄神

成语拼音:
nòng guǐ nòng shén
成语解释:
假装鬼神蒙骗或恐吓他人。也比喻暗中捣鬼作弊,玩弄花招。亦作“弄神弄鬼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3回:“他每日弄鬼弄神露出马脚赶出来。你怎么称起大哥来?”
233

能屈能伸

成语拼音:
néng qū néng shēn
成语解释:
屈:弯曲;伸:伸直。能弯曲也能伸直。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;又能挺直腰板;施展抱负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”
234

弄神弄鬼

成语拼音:
nòng shén nòng guǐ
成语解释:
捣鬼,耍花样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如今乐了十年,不知怎么弄神弄鬼,求了主子,又选出来了。”
235

能伸能屈

成语拼音:
néng shēn néng qū
成语解释:
见“能屈能伸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荀子·不苟》:“与时屈伸,柔从若蒲苇,非慑怯也;刚强猛毅,靡所不信,非骄暴也。以义变应,知当曲直故也。”
236

蹑手蹑足

成语拼音:
niè shǒu niè zú
成语解释:
见“蹑手蹑脚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十三回:“小丫鬟等更蹑手蹑足的在外间收拾那粉盒妆盝,不敢大声说一句话,倒弄得内外静悄悄的。”
237

能文能武

成语拼音:
néng wén néng wǔ
成语解释:
文的武的都行。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。
成语出处:
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三十八回:“能文能武,方是男子汉。”
238

弄嘴弄舌

成语拼音:
nòng zuǐ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弄:玩弄,卖弄。犹言耍嘴皮子。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。”
239

匹夫匹妇

成语拼音:
pǐ fū pǐ fù
成语解释:
平民男女。泛指平民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咸有一德》:“匹夫匹妇,不获自尽,民主罔与成厥功。”
240

平起平坐

成语拼音:
píng qǐ píng zuò
成语解释:
平:没有高低;相同。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;同时坐下。现比喻地位相同;权力相等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你若同他拱手作揖,平起平坐,这就坏了学校规矩。”
* ABAB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