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的成语 (1980个)
-
721
无所不为
- 成语拼音:
- wú suǒ bù wéi
- 成语解释:
- 为:做。没有不干的事情。指什么坏事都干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》:“揆其奸心,无所不为。”
-
722
物伤其类
- 成语拼音:
- wù shāng qí lèi
- 成语解释:
- 伤:悲伤;同情;类:同类。指见到同类死亡;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。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伤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获曰:‘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。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
-
723
问舍求田
- 成语拼音:
- wèn shě qiú tián
- 成语解释:
- 只知道置产业。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》:“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,是元龙所讳也,何缘当与君语。”
-
724
万世师表
- 成语拼音:
- wàn shì shī biǎo
- 成语解释:
- 万世:很多世代,非常久远;师表:表率。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“昔仲尼大圣之才,怀帝王之器,……可谓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。”
-
725
无须之祸
- 成语拼音:
- wú xū zhī huò
- 成语解释:
- 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,无少长皆杀之,或有无须而误死者。”后以“无须之祸”谓无辜受累而遭祸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,无少长皆杀之,或有无须而误死者。”
-
726
危在旦夕
- 成语拼音:
- wēi zài dàn xī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时间之内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
-
727
下笔成章
- 成语拼音:
- xià bǐ chéng zhāng
- 成语解释:
- 章:文章。形容富有才华;思路敏捷。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》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。”
-
728
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
- 成语拼音:
- 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
- 成语解释:
- 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难以成功。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,摇摆不定,做不成大事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,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,可以不必理他,就是实有其事,且派个人去查一查,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,再作道理。”
-
729
心胆俱裂
- 成语拼音:
- xīn dǎn jù liè
- 成语解释:
- 吓破了心和胆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。俱:都;裂:破开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大37回:“窃念备汉朝苗裔,滥叼名爵,伏睹朝廷陵替,纲纪崩摧,群雄乱国,恶党欺君,备心胆俱裂。”
-
730
先公后私
- 成语拼音:
- xiān gōng hòu sī
- 成语解释:
- 先以公事为重,然后考虑私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忧公忘私者必不然,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。”
-
731
胸怀大志
- 成语拼音:
- xiōng huái dà zhì
- 成语解释:
- 怀:怀藏。胸有远大志向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
-
732
心怀叵测
- 成语拼音:
- xīn huái pǒ cè
- 成语解释:
-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。形容用心险恶。心怀:居心;存心;叵:不可;测:揣测;猜测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曹操心怀叵测,叔父若往,恐遭其害。”
-
733
洗脚上船
- 成语拼音:
- xǐ jiǎo shàng chuán
- 成语解释:
- 谓居于水滨,舟行极便。语出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:“又劝权夹水口立坞”裴松之注引晋张勃《吴录》:“扞孙权呴欲作坞,诸将皆曰:‘上岸击贼,洗足入船,何用坞为?’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:“又劝权夹水口立坞”裴松之注引晋张勃《吴录》:“扞孙权呴欲作坞,诸将皆曰:‘上岸击贼,洗足入船,何用坞为?’”
-
734
先礼后兵
- 成语拼音:
- xiān lǐ hòu bīng
- 成语解释:
-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;如果行不通;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回:“刘备远来救援,先礼后兵,主公当用好言答之,以慢备心,然后进兵攻城,城可破也。”
-
735
喜怒不形于色
- 成语拼音:
-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
- 成语解释:
-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。指人沉着而有涵养,感情不外露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》:“喜怒不形于色,好交结豪侠,年少争附之。”
-
736
揎拳裸袖
- 成语拼音:
- xuān quán luǒ xiù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揎拳捋袖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九回:“[夏侯玄]揎拳裸袖,径击司马师,却被武士擒住。”
-
737
笑容可掬
- 成语拼音:
- xiào róng kě jū
- 成语解释:
-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。形容笑容满面。掬:用双手捧起来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5回:“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”
-
738
心术不正
- 成语拼音:
- xīn shù bù zhèng
- 成语解释:
- 指人用心不忠厚,不正派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9回:“宫曰:‘汝心术不正,我故弃汝!’”
-
739
行师动众
- 成语拼音:
- xíng shī dòng zhòng
- 成语解释:
- 谓指挥大军作战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“癸丑,葬高平陵”裴松之注引晋·王沈《魏书》:“即位之后,褒礼大臣,料简功能,真伪不得相贸,务绝浮华谮毁之端,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,谋臣将相,咸服帝之大略。”
-
740
休声美誉
- 成语拼音:
- xiū shēng měi yù
- 成语解释:
- 休:美好。美好的声誉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:“陈留王协,圣德伟懋,规矩肃然;居丧哀戚,言不以邪;休声美誉,天下所闻;宜承洪业,为万世统。”
* 三的成语